首页

女王调教脚奴电影视频

时间:2025-05-28 07:13:04 作者:“茶和天下·浓情端午雅集”活动在马来西亚举办 浏览量:90533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一则名为“清华取消新闻传播专业 多所985相继取消”的短视频近日在网络热传。然而记者多方印证获悉,该短视频为假消息,多处内容失实。

  事实上,清华大学并未取消新闻传播专业,仅是停招了本科新闻学专业,其硕士招生规模还在扩大。

  2020年5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提到,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记者注意到,清华大学官网2022年11月公布的文件显示,2022-2023学年度停招的本科专业中,包含新闻学。

《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图。图/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今年9月16日,《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新闻与传播专业(包括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赫然在列;清华大学今年8月发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招生目录中,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传播学专业的全日制学术学位仍在招收,数据传播专业的专业学位双硕士也在招收。

  网传短视频内还提到“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宣布取消新闻与传播这个专业的统考,不再招收全日制硕士,而是只接收推免”,经新京报记者核查,该表述也存在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表述问题。

  据悉,202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今年9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2024年,我院通过推荐免试招收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招收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

  由此可见,人大新闻学院调整的仅是新闻与传播专硕的招生,学硕并未进行调整,照常招生;且并未“取消统考”,而是通过统考招收的新闻与传播专硕为非全日制。学硕还是专硕、统考还是推免、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这张表格,一目了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网

  南京大学也作出了类似调整。2020年9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录”,与2020年公布的招生目录相比,该校取消了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该专业非全日制专硕和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学位硕士招生仍在进行。

  而网传视频中宣称“南京大学宣布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的研究生”也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实际上南京大学调整的仅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并不涉及学术学位硕士。

  记者注意到,该短视频发布者在其简介中自称为“升学规划师”“资深生涯规划师”。

  对于上述调整,有专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属性本来就是以实践为导向,学生培养更加注重技术和实践层面,与“学硕”相对,“专硕”更加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

  实际上,在这些调整之前,已有不少高校出现这一趋势,除新闻与传播学科外,不少管理类学科也更偏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即鼓励已在职人员报考。据悉,多所高校的会计学、心理学等专业的专硕也取消了全日制招生。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 多地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程芳也表示,吸引她参与到“盲盒社交”活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参与者本身彼此都不认识,也因此能够随性地聊天,在活动中也都很有热情。

美国佛州度假城市发生三起枪击事件 致一死三伤

据悉,为确保春耕进度,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业农村局开展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检查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督促相关市场主体进行农机具检修和反光贴粘贴,并开展农资市场检查和市场主体培训。

人文社推出那多最新悬疑长篇《请记得乐园》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发展演化成旱作农业大省、特色农业资源大省,是我国有机旱作农业的根之所在。

德国总理朔尔茨率“豪华阵容”访华,传递哪些信息?

秋日的新疆,天山南北虾蟹肥美。位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今年也尝试水产养殖,获得了丰收。今年以来,英吉沙县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这一生态资源优势,在山东济宁援疆项目的支持下,在该县乔勒潘乡萨依拉克兰干村招商落地虾类水产养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乡愈》首发出版 引发读者思考回归亲情本源

家住昭通市镇雄县的付女士,因出现头晕乏力、频繁发热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巨额的治疗费用一度让这个困难家庭陷入绝境。2023年,付女士曾参保了“昭通惠民保”,并且因为属于“三类对象”之一,也享受了特困、孤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三类对象”应保尽保的优惠政策。确诊治疗后,今年3月1日“昭通惠民保”共计赔付超61000元,缓解了付女士的高额治疗费用压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